黃豆黃豆常被專家認為是最有效、最普遍、最便宜的降膽固醇食物,其所含的大豆異黃酮對於降低壞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相當有幫助──平日飲食中25公克的大豆蛋白,就含有50~60毫克的大豆異酮。

大蒜大蒜所含的各種硫化合物,具強烈的氧化還原作用,可抑制脂肪過氧化、降低壞膽固醇、提高好固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其中,大蒜素的二次代謝物甲基柄烯三硫,能預防血栓,不妨多搭配利用。但烹調時忌高溫或煮太久,以免破壞營養素。

洋蔥洋蔥的脂肪量很低,其所含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環蒜氨酸和硫氨基酸等物質,具良好的降脂作用,並有益於血栓的溶解、提高好膽固醇含量、降低壞膽固醇;而前列腺素A則是可以幫助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壓。

燕麥燕麥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質(尤其是β-聚葡萄醣),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和血壓、預防心臟病,可搭配葡萄乾、蘋果丁享用。

核桃核桃所富含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提高好膽固醇、降定血壓、穩定心跳,可減少心臟病風險;其他如亞麻子、杏仁等堅果也都是不錯的omega-3脂肪酸來源,可適量攝取。

紅麴紅麴的降低膽固醇方式,主要是藉其本身所含的一種化學物質,來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進而維持血膽固醇量的安全水平。此外,紅麴所含的不飽和脂肪,亦有助於降低血膽固醇。

山楂山楂中的某些成份可增強心臟的收縮力、擴張血管,讓心臟的血液流通順暢,進而預防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此外,山楂還有收斂、降血壓和膽固醇、促進脂肪代謝等功效。

玉米可作主食的玉米,除了富含多種維生素,也含有不少鈣、磷、鐵、鎂、硒和纖維質,有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軟化血管,進而預防、改善心臟病。據說,印第安人幾乎沒有冠心病或高血壓,就是因為以玉米為主食!

香蕉香蕉是繼黃豆之後,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許可,能在產品標示上寫上「高鉀、低鈉,可降低中風、高血壓發生」的食物,其含鉀量高,具保護心血管、降低血壓和中風發生率的功效。不過,香蕉最好不要空腹吃,以免血液中的含鎂量遽升、損壞血管健康。

蘋果1顆蘋果約有30毫克的類黃酮(一種抗氧化劑),可預防冠狀動脈硬化。蘋果的纖維、果膠、蘋果酸、抗氧化物和其他成分,也能降低壞膽固醇並有利固醇代謝。

紅酒研究顯示,每天少量飲用紅酒有利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因紅酒含有促進好膽固醇上升和捕捉自由基的成份,但每日飲用量請限制在80c.c以內。

巧克力有不少研究指出,適當食用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以上)有助於增加抗氧化劑的攝取,進而達到健康動脈、降血壓、解緩壓力的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r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