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市四處散布著兩百多個半圓狀古墳,

裡面埋葬著新 羅的 君王及王室貴族,

有如埃及的金字塔,吸引觀光客的注意。

市區內的大陵苑保存著23個巨大的古墳,

其內有最著名的天馬塚和皇南大塚。

天馬塚發掘於1970年,由於出土的馬鞍墊子上繪有天馬,

所以被稱爲天馬塚,也是大陵苑中唯一開放內部的古墳,

裡面展出新羅時期一萬餘件文物。

天馬塚之外,另一個值得一看的古墳是夫妻合葬的皇南大塚,

它也是大陵苑中最大的古墳。

 

瞻星臺:最古老天文臺善德女王為了強化王室權威,

提高百姓素質,決定搭建一座瞻星臺。

這座瞻星臺是東方現存歷史最為悠久的天文臺,

1962年被指定爲「國寶第31號」。

在古代農業社會中,瞻星臺除了觀測天氣之外,

也利用星座移動來預測國家的吉凶。

一 國之 君若能夠通達天理的話,

便可讓百姓們信服帝王所具有的神性,

對於穩固王權是非常重要的力量。


下午1720,來到大陵苑。

大陵苑中最大的古墳—皇南大塚。

大陵苑中一片翠綠,走在其中綠意盎然。

好像在公園裡散步一樣,其實附近都是墳墓

當秋天時,楓樹變紅的景色一定很美。



天馬塚發掘於1970年,由於出土的馬鞍墊子上繪有天馬,所以被稱爲天馬塚,也是大陵苑中唯一開放內部的古墳。

下午1800,沿著大陵苑的外牆找尋瞻星臺,感覺似乎很浪漫,我們走到快累癱了

有馬車在奔跑ㄟ。

大陵苑的地圖,有2個入口,結果我們從1個入口走到另1個入口,不過不是從裡面是從外面,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

下午1806,大陵苑的另1個入口

買了1盒傳說中的皇南餅,吃個點心休息一下

吃起來像包紅豆的月餅。

下午1830,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找到瞻星臺了,瞻星臺是座石頭結構建築,呈圓筒形,由36230厘米大小的石塊分27層堆砌而成,內部到第12層都填滿了泥土,在第19202526層兩處有呈現「井」字形的長石塊。當時人們透過星空測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二十四節氣,而井字石是指定東、西、南、北方位的基準,而362塊石塊則是象徵陰曆年一年的日子數。

附近種了許多波斯菊,好像來到美濃了。

種著南瓜的綠色隧道,很像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

同伊的劇照,曾在此地拍攝。

背面則是善德女王的劇照。

下午1850旅行團來到白河賞蓮了。

下午1905,近距離看馬車,當然依我們的身價只能看看罷了。

大大小小都累了,來到車站快8點,結果高速巴士要再等1個鐘頭才有位置,只好在站內吃東西填飽肚子先。

點了拉麵(泡麵)、辣炒年糕、海苔包飯,餓了覺得吃甚麼都好吃極了。

真的是走得非常充實的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r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