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澳門士多紐拜斯大馬路,背靠松山,建設整齊,花木遍佈。

二龍喉是因園門前左邊設有人頭像的水龍喉二具而得名。

水源來自地下泉水,供市民飲用。

這裡原為香山縣龍田村外的一片曠野荒丘,

後來由亞美打神父廉價收購龍泉附近的土地,

經過修築,栽花植樹,建為一座園林式的別墅。

後澳葡當局在此建二龍喉宮,成為澳督的官邸,故又有兵頭花園之稱。

19318月,因受附近火藥庫爆炸波及遭毁,

當時名人何東購買部分土地,乃闢為公園,名為何東花園,

其後將之轉送有關當局,而園地又經擴大改建,乃成現今的公園。

入園主道,直貫公園盡處,盡處是山坡,築有石階,直達松山。

1997年澳門新建的登山纜車起點便在此公園門口。

 

東望洋砲台建於1622年,曾經是軍事禁區,到了1865年正式啟用,

又被稱為「松山燈塔」的東望洋燈塔,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燈塔,

除了導引海上船隻的方向,還具有天氣預報的功能,

如今在入口通道仍然可以見到颱風來臨時的警示標誌。

而燈塔旁的聖母雪地教堂則與砲台同時落成,

所供奉的是被葡萄牙人視為護衛航海之神的聖母,

1966年在一次修築工程中居然發現了以中國繪畫技法描繪聖經故事的壁畫,

至今仍不知是由葡萄牙人或中國畫師所繪,但卻是相當罕見的教堂壁畫,

位於教堂內左側的小洞窟就清晰可見到獅子等中國畫風,

為澳門增添文化風濃郁的藝術遺產。

園門前左邊有人頭像的水龍喉2






一下纜車站,遊客不多,都接近11點仍有不少當地居民運動中,還看見1排的運動器材,胖胖馬和瘦瘦猴玩的樂不思蜀了,每樣都要試過才罷休。

天氣冷颼颼,瘦瘦猴全付武裝,差點都認不出來了。

公園內防空洞隨處可見。

還有大砲和防空洞展示廊

終於走到聖母雪地教堂和東望洋燈塔,二話不說又是一陣狂拍猛拍。

園內樹木扶疏,是個運動的好所在,往回再走到搭纜車處,好像有動物園找動物去。

澳門也有熊貓,叫「開開」、「心心」,不過澳門大熊貓館118揭幕、28日起才正式對外開放,背景為園內的熊貓造景

公園附近的國父紀念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r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