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教養小孩上一些頭痛的問題,

如瘦瘦猴不寫功課引起情緒緊張、

胖胖馬為考試痛苦寫測驗卷,

上圖書館找書、找答案,

讀了李翊菱教授的大作「做到的爸媽請舉手」,

特地作了一些筆記,做為參考,以免遺忘。

 

自序

1.     教養孩子的觀念一定要更新,因為觀念影響態度,有正確的教養態度才能教  出好性格的孩子。一個人的命運,就是由性格來決定。

2.     以真實的故事,談教養觀念,此書並沒有僵硬的理論,只有好讀的故事。

3.      讀者在閱讀每一篇文章後,請您一定要慢慢且認真地思考。文章中所提供的每一個方法或提醒,在且思且想之後,教養難題都能獲得解答。

 

用故事來陪伴孩子閱讀

1.     所謂親子陪伴,應是隨時關照孩子內心的需求。

2.     孩子的成長記憶,是靠生活點滴的經驗累積而成。因此陪伴閱讀時,不能用敷衍草率的態度,也無須向他們說教。

3.     說故事唯一要做的就是,以孩子簡單的心靈高度,來交換彼此的閱讀心得就可以了。

 

做到的爸媽請舉手

1.     現今的教養者總是希望,孩子的外在行為是超齡的表現,而忘記「等待成長」的觀念與態度是多麼的重要。請別讓孩子3歲時就有5歲的樣子。

2.     是否在孩子各種成長階段,做了該做的事?

    嬰兒時期:有沒有常常撫摸擁抱著孩子,說一些甜言蜜語。

    兒童時期:有沒有常常積極地鼓勵孩子參與家務事,並讚美其成就?

    青少年時期:除鼓勵認真讀書外,有沒有支持他交朋友、參加社團、多讀歷史、培養藝術欣賞等能力?

3.     學習做父母本是人生長期的課題。不要懊惱、不要氣餒,只要開始做該做的事,任何形式的付出,都可以喚回即將失去的親情。

 

※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

1.     21世紀的教養者,該培養什麼能力呢?

    觀察自己情緒的能力,愛孩子前先愛自己常檢視個人的壓力來源,並學習接受存在問題與找方法調整,常了解自己的壓力底限,不做沒有能力達成的事。

    觀察孩子先天發展的能力請不要把「剩下的」生活時間分給孩子,用「專心的」時間,來關懷孩子的生理、心理、心靈的需要。

2.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環節,教養著都不能疏忽,更不能怠惰。教育也有因素關係;想要培養孩子之前,教養者先要培養自己。

 

陪伴孩子開心做功課

1.     生活中教導孩子的紀律、責任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略情緒的部分。

2.     心情緊繃時不要過問孩子的功課問題,因為人在分不清楚情緒來源時,容易把問題變得更複雜,親子關係更顯惡化。

3.     與其在「做功課」上起爭執,不如放下情緒,去了解孩子是否學習遇到困難。

4.    只要父母願意「用心陪伴」,即使是零碎時間湊出來的關懷,也可以化成完整的愛,給孩子一個安慰。

 

如何有效陪伴孩子?

1.     如何教養出「富而好禮」的孩子?除每天擁抱孩子30秒,聆聽孩子3分鐘,陪伴孩子30分鐘外,必須讓孩子在心靈上得到情感的滋潤。

2.     父母都急著要孩子長大,要孩子提早獨立。表面的獨立是一種傷害,只有讓孩子覺得安心的陪伴才能無憾。

 

你是90分父母嗎?

1.     孩子的人生需要依賴父母來引導,未滿90分的成績,表示「有再學習」的必要性。

2.     當我們要求孩子考90分以上的時候,請回顧現今的你,生命品質滿意度應打幾分?

3.     為了不讓孩子重蹈覆轍,走你並不滿意的生命路線,為了孩子的將來,我們要深思一下,90分真正的意義。

 

※父母親都是孩子的老師

1.     如果身旁有孩子圍繞的時候,我們就要用「珍惜」的心態來和他們相處,而不是以「挑毛病」來取代。

2.     如何才能成為孩子的第一個教師呢?必須懂得過簡單的生活,降低日常生活的物質條件。其次,為心靈存款,安排閱讀時間,增加自我成長的空間,學習思考,才能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

3.     教育孩子不只是讀書寫字,而是在正確的陪伴中,無形的養育他們的性格。

 

    孝順可以很簡單

   真正的孝順就是在平常時間,能夠多陪伴父母親做他們開心的事情,讓他們擁有真快樂與最平安的幸福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r0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